
在Auckland奧克蘭,有一個傳統的聖誕節目,就是到Franklin Road觀賞聖誕燈飾。不同於香港維多利亞海港,各大商家張羅誇耀奪目的燈飾,附上大大的商標字眼,目的顯而易見;Franklin Road上的燈飾就少了這點銅臭味。住在路上的居民自發把自己的房子佈置得美輪美奐,把整條大街成為全市最光亮的景點。
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,Franklin Road上人頭湧湧,展現紐國難得一見的熱鬧。遊客和市民踏在本來普通的住宅大街上,欣賞居民悉心佈置的房屋燈飾。有些放滿閃閃發光的聖誕老人,閃爍的斑鹿,哈哈大笑的雪人,引來小孩和父母的圍觀。有些主人還讓行人走進花園,近距離接觸聖誕佈置,喝著香檳談笑風生。
要購置兩個新的電路盒來維持四萬個電燈泡,既沒收入,還要引來一大班人到來煩聲嘈雜,是甚麼原因推動居民落力佈置家園呢?「看見孩子們在街上雀躍不已,笑逐顏開,便覺得自己在為將來營造美好的回憶。」
在香港,每天在怨氣逼人的人群中呼吸,很難會享受這種壓逼感;在紐西蘭迎接聖誕的這一夜,沒有人在推銷皮鞋玫瑰朱古力,我終於能擺脫消費的面具,融入歡樂擠擁的喧鬧中感受真摰的節日氣氛。
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