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說《魔戒》中,魔王Sauron在末日火山 (Mount Doom) 建立王國,從火山之燄中獲取力量,更在該處鑄造了魔力無窮的魔戒,主角哈比人Frodo為了摧毀魔戒,展開艱巨險峻的旅程,攀登末日火山。
Mount Doom 取景於紐西蘭北島兩座活火山Mount Ngauruhoe及Mount Ruapehu。2010年1月某日,我們選定了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遠足路徑,跨過兩座魔戒山峰,踏上魔戒主角拯救世界的征途。 當天早上天氣並不理想,天陰有雨,呼呼冷風,但我們堅持繼續旅程,與行山團一眾人乘旅遊巴士到山腳起點。同行的都是年輕人居多,運動型的身型,還備有一副行山裝備:行山鞋、Colombia防水風褸,相比我們那對租來的舊行山鞋、不防水的普通風褸、垃圾膠袋般的便利雨衣,那一刻真怕自己會死在山上。
成功是一場硬仗 No victory without suffering
但我們不會放棄,秉承魔戒精神,沒有努力,何來成功? 冒著愈下愈大的雨,抱著不會向天氣投降的決心,我們穿起簡陋的便利雨衣,戴上勞工手套,默不作聲地向山峰前進。便利雨衣看來雖然簡陋,卻實在為我擋了不少風雨,雖未能遮蓋全身,卻也免去我全身濕透之苦。至於勞工手套,雖不如絲絨般柔軟,但方便我們扶著山石前進,免受割傷。
一副全不專業的裝備:便利雨衣、不防水風褸、勞工手套
一個小時後,我們抵達第一個景點Soda Spring。中途遇到數個折返的登山者,都說山上天氣寒冷,雨勢又大,眼看我們既沒防水裝備,不應勉強。但我們記得天氣預告說稍後時間會轉晴,而且雨勢尚可接受,心裡默念「不成功便成仁」,把折返的念頭拋諸腦後,繼續向前進發。
過了頭一段平坦路後,我們與行山團中其他人拋離,開始踏入第一段較陡峭的上山路段,幸好此路段階梯較多,不算難走。然而,走得愈高,風勢便愈大,而且愈來愈冷,即使戴上勞工手套,手指還是凍僵了,全無知覺,連繫鞋帶也有困難。再向上走,四周盡是雲霧,如登天境,伸手不見五指,視野模糊不清,連前路也看不清。
用九牛二虎之力除下手套,徐徐拿出相機,記下這一刻的窘困,如《魔戒》主角Frodo痛苦地前進。
雨慢慢停了,我們再走過一段階梯,到達South Crater,只見一大片平原,但寒風不容我們停下來,穿過了平原,便能登上整個行程的最高峰Red Crater。那段路與先前的一樣陡峭,卻沒建有梯級,山上滿是沙石,甚麼也沒有,無情的風向我們用力的吹,我們找不到掩護,只能乏力地手腳並用,連走帶爬,終於攀上Red Crater的崖邊。雲層間中被風吹散,視野較為清晰的時候,就能看到在Red Crater 另一端的Emerald Lake。從Red Crater下坡的路比上山更艱難,因為路上全是鬆散的泥沙路,即使沒有風也很難站穩,旁邊的石牆只用碎石堆成,不能用作扶手,感覺上一失足就要掉下山。
約隱約現的Emerald Lake
奮鬥後登上山峰 雨過後總會天晴
我們只好半蹲半走,在大風時完全停下來,用盡力氣抵擋強風,待風勢減弱再繼續走。偶有看見一塊半身高的石頭,像是天降的天使,為我擋風,讓我稍停半分鐘,呼吸稍為平靜的空氣,再繼續上路。雖然只是幾段路程,但彷彿已經與強風和沙路搏鬥半天。
終於我們回到較為正常的路段,可以坐下來吃朱古力暖身和休息拍照。接下來開始下山,天氣逐漸放晴,肚子咕咕作響,我們加快步伐, 到達路程最後一個路標Ketetahi Hut。在小屋裡吃自攜的三文治,補充能量,在普照的陽光下繼續餘下的旅程。
Ketetahi Hut附近是地熱區,沿途可看見溫泉和奶白色的地熱河流,山下風光植物繁茂,與山頂的荒蕪成很大對比。下午3時左右,我們抵達山腳,完成了8小時共19公里的征途。我們才發現,原來很多同行的團友早就放棄折返旅舍,十七人中只有九人走畢全程。在回程的巴士旅程上,遙望Mt Tongariro的Red Crater,實在難以想像我們曾置身其中。
冒煙的溫泉和奶白色的地熱河流
遠處的Red Crater
「艱險我奮進,困乏我多情」
返回旅舍後,遇上一位中途放棄的旅者。她帶備的兩件防水風褸在旅程開首已經濕透,加上對前路的擔憂所以決定放棄。我們居然靠便利雨衣和勞工手套熬過了19公里的山路。人不可以貌相,事物亦然。
在人生的旅途上,總會遇到風雨,站在風雨中,一片迷霧我們總是看不到前路。生命中多少所謂理想、所謂夢想,達不成的、不可能的,沉鬱在心底深處,就欠那闖過雲霧的信念和勇氣。風雨總有停下來的時候,再回頭一看,雖然未必像Frodo般要拯救世界,卻還是驚嘆自己走過那段崎嶇的路,佩服自己年輕的那股衝勁。那天,咱倆到天堂走了一趟,那段路並不好走,天堂大抵也不太適合凡人,願我們謹記自己的毅力與成就,在混濁的凡間好好活下去。

風雨過後,下山的好風光